QT.下载

展开

遭遇地震时,第一波震感过去后,能立刻回家拿财物吗

作者:QT 人气: 27

遭遇地震时,第一波震感过去后,能立刻回家拿财物吗?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地质活动,它会造成大量的人员经济损失,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第一波地震过后,能不能返回家中的问题,一起看看吧!

问题:遭遇地震时,第一波震感过去后,能立刻回家拿财物吗

选项一:A、不能,小心余震

选项二:B、能,以后震动会小

正确答案:不能,小心余震

余震的危害

什么是余震?

余震是在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震,一般强度比主震小,与主震在同一个破裂带上,在地震强度衰减到地震前水平的时间段之内接连发生。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达几天甚至几个月,因此,尽管强度不大,但它的威力会由于反复来袭而叠加。有的时候,主震不足以震塌的建筑,在余震作用下也相当危险。

余震的两个特点让人难以捉摸。第一,由于破裂面撕裂是动态的,因此余震并不一定局限于主震周围很小的区域,有时候竟可离开主震数十千米。第二,随着时间的过去,余震的频率确实会越来越小,但是其强度却不一定减小。有时候,在主震过去很久,还偶尔会有很大的余震发生。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余震对于研究地震具有很大价值,因为通过它们发生的地点可以标示出引发地震的断层带。

为什么在强地震后会发生强余震呢?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许忠淮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有关负责人做了如下分析:

破裂不彻底就会有余震

汶川主震造成了一个大破裂,破裂从西南向东北发展,形成一个破裂带,有些地方破裂、挫动得不够彻底,就有可能发生余震。余震也主要分布在破裂带附近,但是也有一定的随机性,类似玻璃中间破了一条缝隙,可能引出许多分叉破裂。汶川地震余震区的范围是沿“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带分布的狭长区域,长度约300公里,主要发生在理县—汶川—茂县—北川—平武—青川一带。

强震之后的余震可预报

地震预报有三要素,就是震级、时间、地点。其中最难的是地点,主震发生后地点就有了一个大范围,也就是破裂走向的附近地区,地点就相对确定了。综合考虑余震已有的统计规律,结合地质构造,就能进一步缩小范围。时间上,根据地震资料总结出的规律,强震发生后的这个时间点是余震的高发时段,因此,就预报这个时间。当然还要综合其他因素。震级也是综合这些因素考虑,可以得出一个大概的范围,对余震可以作出一些估计。

余震预报的准确率为10%

预报后没有震,这也比较正常。现在地震预报还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但是主震发生后,相对来说会掌握一些依据,当然也还是很有限的。不过,这也比没有任何迹象凭空的预报要准确,毕竟有许多可参考的东西。余震预报的准确率为10%。我国每年预报的地震大部分都是虚报、误报的。每个省的地震局都要定期开会,在会商会上讨论可能要发生的地震,由专家组得出结论再上报。

余震持续时间不确定

现在还不能确定余震发生的准确时间。余震可能隔半个月会来一次,也可能一个月会再来一次,但是总趋势是越来越弱。一般来说,8级地震常常会伴有6.5级左右的强余震。地震有衰减规律,如果主震刚发生,强余震就连续发生,这种衰减时间就比较短。另外有一种起伏不定的衰减趋势。根据过去的地震资料显示,大地震后可能还有晚期强余震,比如唐山大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但当年11月在天津附近的一个地方发生了6.5级的晚期强余震。

地震预测是个世界难题

地震的发生还是会有一些前兆的,但是有的前兆目前和地震还没有达到一一对应的关系。有时候出现了这种征兆,但是没有发生地震。余震也是一样。根据几十年的地震观测,现在科学界所发现的一些前兆都没有构成规律性的东西。全世界的地震台网在预测方面,尤其对突发性的地震,基本是无能为力的。现在预报的方法比较多,但是在短期临震方面,目前没有真正有效的方法,有的是中长期预报,时间跨度大,达到一两年、两三年,并且不一定准。这些中长期预报的实用价值不大。台湾地区的观测水准相当高,仪器也是世界领先,但是1999年的“9·21”台湾大地震没有预测出来。日本的地震预报研究很深入,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也没有预测出来。地震预报确实是个世界难题,全世界最先进的预测设备和仪器也很难对突发性的地震作出预测。我国曾经成功预测过1975年的辽宁海城大地震。海城地震之前,有一系列的前震,1975年2月1日就开始发生小地震,到4日就已经升级到4级地震,老百姓感觉房子在摇晃。据此,当地政府在2月4日发布了地震预报,要求当地的干部立即组织百姓避震。2月4日晚上就发生了7.3级的大地震。但是有更多的地震我们都没有作出成功的地震短临预报。目前我国的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

余震的预防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规定,一是地震部门要加强地震监测预报;二是各级政府视情启动应急预案;三是广大群众要做好防震避震的准备。对可能发生的强余震,不同地区应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

中国地震局研究员汤泉说,具体来说,主震区的防范主要是密切跟踪震情,加强监测;有关部门应加强险情监测,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对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的地点,余震发生时要注意躲避,避免产生损失。主震区以外的地区应该保持冷静,不要防范过度,住在危房的群众可采取躲避措施。

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教程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