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下载

展开

以下哪个成语典故讲的是古代乐师的故事

作者:QT 人气: 62

滥竽充数和乐不思蜀哪个成语典故讲的是古代乐师的故事呢?这是蚂蚁新村1月11日每日一题的问题,相信很多朋友还不知道正确答案,那么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正确答案和解析,丰富知识吧!

问题:以下哪个成语典故讲的是古代乐师的故事

选项一:滥竽充数

选项二:乐不思蜀

正确答案:滥竽充数

解析:乐师曾是春秋战国时期负责音乐的职官名称。"滥充数"讲的是战国时期,有个对音律一窍不通的处士名叫南郭,巧言自荐请求为宣王吹献艺,混迹于三百乐师的故事。"乐不思蜀"则是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

滥竽充数典故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喜爱音乐,他特别喜欢听竽乐合奏,于是,在宫中组织了一个三百人的乐队,每次想听音乐,就让这三百人一起吹奏竽乐。

  有位南郭先生,整天无所事事。他听说了齐宣王的喜好后,就托人向齐宣王介绍,并吹嘘自己是吹竽的高手。齐宣王听后,便请他加入了自己的乐队。每当在表演的时候,南郭先生都表现出一副十分卖力的样子,其实他的竽根本就没有声音。就这样,南郭先生靠着蒙骗,拿着丰厚的薪水,过着舒适的生活。

  几年后,齐宣王去世,齐湣(mǐn)王当了国君。虽然齐湣王也喜欢音乐,但他不喜欢听合奏,他让乐师挨个独奏给他听。南郭先生眼见混不下去了,急得团团转。最后只好悄悄收拾行李逃走了。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延伸出了成语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乐不思蜀典故

  公元263年,蜀国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后,被魏元帝封了个无实权的“安乐公”,并命他迁居到魏国都城洛阳居住。

  魏国的实际掌权人司马昭为了试探刘禅,便宴请他来府上做客。席间,司马昭故意安排了蜀国歌舞看是否会引起刘禅的思乡之情。没想到,刘禅看了表演竟然无动于衷,甚至说出了“此间乐,不思蜀”的话。司马昭见此情景不禁感叹此人糊涂至极。司马昭试探之事被刘禅的随侍郤正知道后,便教他如何回答司马昭的问题。不久,司马昭又来问刘禅时,刘禅把郤正的话原封不动搬来回答。司马昭听出是郤正所教,反问刘禅怎么回事。刘禅并没反驳而是大方承认,惹得众人嘲笑。这次之后,司马昭认为刘禅是真的蠢,再也没有为难他。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为成语乐不思蜀,现今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教程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