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能有这么多的球员在欧洲踢球?
作者:Sandy 人气: 44在0-1负于日本队后,国足有一个月的休整期,全队也已经开赴阿联酋。而效力西甲西班牙人队的武磊,作为国足唯一的留洋球员,也踏上了返回西班牙的航班。
本次日本队派出“全留洋名单”本身就是疫情之下的特殊产物,其阵容本身实力到底如何也无需过度解读,我们需要思考的,也许是为什么能有这么多的日本球员在海外踢球?
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在日本政府的政策鼓励下日本汽车工业逐步发展,到70年代,日本国内已经形成成熟的汽车工业体系,不甘心局限国内市场的日汽厂商,开始谋求打开欧美市场。而石油危机的到来,让欧美人们发现,日本汽车又便宜质量又不错,还省油,于是短短数年之间,日本汽车遍布欧美。
我们把日本政府换成日本足协,汽车工业体系换成足球青训体系,日本汽车换成日本球员。怎么样,是不是有一点相同的味道呢?
当然,日本留洋球员能遍地开花绝非卖车这么简单,本篇文章就来看看日本球员是如何实现遍布海外的。
【德意志留洋初体验】
提到日本留洋球员,大家可能第一印象就会联想到三浦知良,中田英寿,中村俊辅这些最初在欧洲闯荡的日本球员。而事实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留洋第一人奥寺康彦便已经出现在欧冠赛场上了。
当时的日本为了提高国家队水平,将国家队队员带到德国训练,时任科隆的主教练汉斯·维斯韦勒觉得奥寺康彦水平不错,便提供了一份职业合同。
也许很多球迷对维斯韦勒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这些从他手里培养出来的球星名字一定不陌生,海因克斯、内策尔、福格茨等球星均出自维斯韦勒门下。
面对这样一位名帅的邀请,自然没有理由拒绝。但,奥寺康彦并不愿意。
因为70年代的日本足球,虽然已经有了全国范围内的联赛,不过那时候的日本足球联赛(JSL)大多都是企业球队参加,球员平时在公司里上班,到比赛日时才随队一起参加比赛。
作为一名古河电工株式会社的打工人,奥寺康彦从来没有踢过职业比赛,德甲水平又高,很担心自己踢不出来,到时候回日本工作也丢了。一个是终身雇佣制的日企大社,一个是充满未知的外国球队,奥寺本人和他的家人都不太愿意留洋。
好在,当时的日本足协非常有眼光,认为这将有利于促进日本足球的职业化,他们协调古河电工为奥寺保留职位,说服奥寺及其家人,最终促成了日本首位留洋球员的诞生。
而奥寺的表现也没有让人失望,登陆德甲的首个赛季便出场24次,帮助科隆队获得1977/78赛季德甲联赛和德国杯双冠王。
而在接下来赛季的冠军杯中,科隆队一路闯入了半决赛,在首回合中,替补上场奥寺康彦还打进了亚洲球员在冠军杯比赛中的首粒进球。不过,他们的对手是那支逆天的诺丁汉森林,两回合最终3比4败下阵来。随后,奥寺康彦又转战柏林赫塔,云达不莱梅,在德国征战近十年之后,再次回到古河电工,帮助球队赢下首个亚俱杯冠军后,功成身退。
奥寺康彦的留洋生涯无疑是成功的,他回国之后也成为日本联赛中的第一名职业球员,推动着日本足球的职业化进程,目前他是横滨FC的董事会主席。
然而第二位登陆德甲的日本球员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尾崎加寿夫是日本70年代末期的一名新星,高中毕业后加入三菱重工,21岁入选日本国家队。
就在1983年日本杯前夕,核心球员尾崎加寿夫以身体不适,宣布不能代表日本国家队出战。而实际上,他却偷偷坐飞机去了德国,前往比勒菲尔德试训。试训成功之后,又宣布退出三菱重工,加盟比勒菲尔德。
相比奥寺康彦的留洋,尾崎加寿夫在俱乐部和足协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私自加盟欧洲俱乐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叛逃”。尾崎加寿夫在日本遭到封杀,不仅再也没能入选国家队,三菱重工也将其开除。
【日本制造闪耀亚平宁】
如果说奥寺,尾崎的留洋,是帮助日本人了解欧洲,认识职业足球,那么中田英寿的留洋,则是让欧洲第一次了解日本球员。
中田英寿,无疑是那个时代日本的天才球员,在高中时期便入选日本国青队,到高中毕业那年,J联赛几乎所有的俱乐部都想让中田加盟,但他最终选择的,却是并非豪门球队,而是湘南比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俱乐部承诺不会阻拦中田日后转会海外。
1998年,日本队首次亮相世界杯,虽然三战皆负结束了法兰西之旅,但日本球员们至少有了第一次向世界展现自己机会。
世界杯后不到半个月,意甲球队佩鲁贾便以470万美元的转会费,将中田英寿带到了亚平宁半岛。
登陆意甲的揭幕战中,面对拥有齐达内,亨利,皮耶罗,因扎吉等球星云集的卫冕冠军尤文图斯,虽然佩鲁贾遗憾的以3比4告负,但中田英寿8分钟内梅开二度,足以让意大利足坛对这个亚洲小伙另眼相看。
一年半之后,卡佩罗用2500万美元的转会费将中田英寿带到了罗马,身价是对中田最大的肯定,要知道,1997年“外星人”罗纳尔多加盟国际米兰时的转会费为2790万美元。
而接下来在罗马的2000/01赛季,中田英寿在对阵尤文图斯时打进一粒关键进球,而那个赛季,罗马正是力压尤文,捧起了意甲联赛冠军。
随后中田英寿又以超过3000万美元的转会费,加盟帕尔马。2001-02赛季意大利杯决赛,对手又是尤文图斯,又是中田的进球,帮助球队获得了奖杯。
1998年至2001年,中田英寿凭借在意甲的表现,三度入围“金球奖”50人候选名单,毫无疑问,他就是日本足球在欧洲最初的名片。
除了中田,1998年世界杯后,明波浩加盟意甲威尼斯,城彰二加盟巴拉多利德,川口能活加盟朴茨茅斯,在这一时期,有实力的日本球员开始不再局限于本国联赛,而是前往欧洲挑战自我。
当然,在那个年代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愿登上世欧洲舞台,比如当时在日本比中田英寿人气还高的前园真圣,他自己坦承:“球队绝对不会放走我,我走之后观众就会减少,会影响球队的人气。”
【留洋潮的到来】
而日本球员能够真正大规模地前往海外踢球,还要等到南非世界杯之后。
日本足球职业联赛在经历了初期的“金元时代”之后,开始走上了安定经营,持续发展的生存道路,也就是要求各家俱乐部,必须保证财政收支平衡。
而各个俱乐部,除了想办法增加收入以外,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控制球员的薪资水平。那时候J1联赛的球员,平均拿到手的基本年薪不到1000万日元,而J2联赛中不到年薪200万日元球员大有人在。
并且在日本这个按年功序列论资排辈的国度,想要涨薪水,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
但与此同时,走上职业化道路的日本足球,校园体系和青训体系双轨之下,足球人口增长迅速,年轻球员却是一波又一波的持续产生。
一方面,J联赛本身的体量无法满足这么多的球员就业,而另一方面,其中优秀的年轻球员们,也在J联赛中看不到出头之日。
于是,在他们将眼光放到海外,寻求新的机会。
而欧洲各国联赛中的俱乐部,也非常愿意引进这些年轻的日本球员。一是之前中田英寿,中村俊辅等前辈的表现,向欧洲人证明日本球员是值得信赖的,甚至可以作为球队核心,而南非世界杯上日本国家队的表现也让人印象深刻。
二是,这些球员真的很便宜。
本田圭佑,吉田麻也,冈崎慎司等人都是免签加盟欧洲球队,多特仅仅花了35万欧元就得到了香川真司,而长友佑都,内田笃人也不过100多万欧元。除了转会费,这些日本球员的薪资,也要比签下同级别的欧洲球员便宜。
南非世界杯后,大量日本球员走出国门,就如当年的性价比超高的日本汽车一样,出现在欧洲各国。
而日本球员本身也从不好高骛远,他们大多加盟的都是五大联赛中排名靠后的球队,甚至次级别联赛的球员。
事实上,除了欧洲五大联赛,日本球员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在欧洲的希腊,克罗地亚,黑山,美国职业大联盟,新西兰足球联赛都能发现日本球员的身影。
当一批又一批的球员不断的出现在各级联赛时,那么像南野拓实,久保健英这样的日本球员出现在豪门球队中,便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不可忽视的其他因素】
当然,除了上述最根本的原因之外,其他多方面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比如,2009年J联赛转会制度的改革,就为南非世界杯后,大批日本球员的出国扫除了障碍。
在日本J联赛中,为了防止豪门笼络优秀球员,无论合同是否到期,想要购买球员都要向原俱乐部支付高额的转会费,除非球员已经年满30岁。而30岁以下,越年轻的球员,转会费的系数就越高。
虽然博斯曼法案早在1995年就在欧洲通过,但直到2009年,J联赛才废除了原来按照年龄设定的转会费规则,与国际足联转会规则一致,这得以让日本球员免费或者低价加盟欧洲俱乐部。
另外,专业可靠的经纪人,也是保证日本球员顺利留洋的一大重要因素。
长谷部诚,香川真司,冈崎慎司,内田笃人等球员的转会运作均出自德国足球经纪人托马斯-克罗特之手。而克罗特此人在德国足球圈人脉颇广,门下最知名的球星,便是拜仁门将诺伊尔。
而那么克罗特为何会青睐日本球员呢? 话说这位前西德国国家队球员,在1978年加盟了当时的德甲冠军科隆队。1978年,科隆队,是不是听着好像有点熟悉?没错,克罗特是正是在那个时候认识了日本留洋第一人,奥寺康彦。
90年代,在克罗特退役成为经纪人之后,他凭借和奥寺康彦的关系,将德甲的过气球星带到J联赛。而随着日本足球的振兴,他又将一名又一名的日本球员带到欧洲。
另外,还有一些精神层面的因素在无形中也一直影响着这些日本球员走向世界。
比如本田圭佑在小学作文《将来的梦想》中写到,“我梦想能世界杯出名,被外国邀请,加盟欧洲的意甲联赛。然后成为主力球员,身穿10号球衣活跃在比赛中。”
比如2002年世界杯在日本掀起足球热潮之后,当年的高中足球大赛中,打出了响亮的口号:“世界,等着我们吧!”
事实上,日本媒体之前便列出过一份将近50人的名单,除了本次日本队24人留洋大名单之外,还有20多人完全可以再组一支“留洋二队”。先不谈论这这些球员实力如何,至少日本球员的人才储备是相当充足的。
现在回头再想想为什么武磊成为“全村人的希望”原因就很简单了,中超联赛完美的符合了“钱多,活儿,离家近”的理想工作,动辄上千万的转会费让欧洲俱乐部觉得匪夷所思,而我们球员更是非五大联赛不去,甚至还要求俱乐部保证出场时间。
相比之下,欧洲的俱乐部们有什么理由拒绝这些钱少活儿好不挑地儿的日本球员呢?
加载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