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下载

展开

马斯克的星舰第一次发射就爆炸,可为什么大家还那么开心?

作者:jingji 人气: 21

昨晚(2023-4-20)9:30分左右,马斯克的星舰升空了2分40秒之后解体爆炸了,可看过直播或者相关视频的人都看到了令人难以相信的结果,为什么在场的马斯克和其他工作人员没有难过,而是相当开心呢?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火箭升空和坠落,而是周边围观员工的反应。成功点火升空后他们兴奋的欢呼,但发现火箭开始兜圈后,人群陷入了沉默和叹息,因为知道要失败了。

但火箭真的解体坠落时,人群中反而又爆发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甚至直播主持人在宣告发射结束时,都是面露微笑语气轻松,而不是”我们不得不沉重的告诉大家”。

在我们的眼光中,如此投入巨大又被寄予厚望的火箭发射失败,绝对是耻辱和深刻教训,是辜负了人民的期望,造成了巨大损失,理应严肃反思,举一反三。但是,无论是美国舆论,还是SpaceX和马斯克,都对火箭发射失败表示了“祝贺”。

SpaceX公司祝贺团队:“通过这样的测试,成功来自于我们所学到的东西,今天的测试将帮助我们提高 ‘星舰’的可靠性,因为SpaceX寻求让生命多行星化。”马斯克则表示,“祝贺SpaceX团队对 星舰进行了激动人心的测试发射!为几个月后的下一次测试发布学到了很多东西”。

马斯克此前就曾预测,此次星舰的试飞成功率只有50%,也就是有一半概率失败。但即使这样,他还是坚持发射,哪怕一次失败至少损失几亿美元,更遑论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损失。

但马斯克已经表示会很快进行第二次发射,“我们正在得克萨斯州南部建造一系列 ‘星舰’,我们今年有80%的机会进入轨道。”即便二次、三次的发射成功率能达到80%,但仍然有20%的概率失败,这并不是一个安全概率。但马斯克仍然义无反顾,不计投入的要发射。

这就让我们思考,如果我们的火箭发射成功率只有50%,那我们会让它发射吗?发射失败后还会继续二次三次试验吗,哪怕成功率不到80%?

当然,国企和SpaceX这样的民企不能一概而论,但我们的高科技民企巨头,即便在政策允许鼓励的情况下,也会愿意花费巨资去进行这样极高失败率的航天研发吗?至少,他们现在直播SpaceX发射都不是件轻松的事。

在某些互联网领域,腾讯字节跳动这些科技巨头并不比美国同行差,但在航天火箭这些领域,必须要认清他们和马斯克的差距。除了技术和资金投入层面,也要关注心理文化层面的差异。

国人对火箭研发其实抱有极大的热忱和希冀,在很多人眼中,航天实力是大国重工、硬科技实力的体现,但我们要看到,马斯克今日的“成功”,实际是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走过来的。

仅星舰的原型机,SN8、SN9、SN10和SN11分别在2020年12月、2021年2月、2021年3月初和2021年3月末进行试飞,全部以爆炸失败收场。

但无论是美国的舆论,还是马斯克,都没有因这一系列惨重失败而灰心丧气,而是不断总结经验,继续试飞。

如何对待失败,如何对待失败者,中美两国的文化还是有着显著区别。在中国如果重大项目失败,负责人很可能被千夫所指,可能走在路上都抬不起头来,甚至成为“反面教材”。

在这种害怕失败的心理驱使下,人们更愿意去做有99%把握的事,更愿意先求“稳”,再求“突破”,但是,这种思路是否会影响大步伐的创新和实验?

至少在目前,中国出不了马斯克,出不了星舰,出不了目睹星舰解体坠落仍旧欢呼的人群。

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教程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