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下载

展开

学校为什么要禁止过平安夜和圣诞节?

作者:Sandy 人气: 24

今晚就是平安夜,明天就是圣诞节。圣诞节,就是西方的春节,而平安夜则相当于除夕,虽然是一个带有鲜明宗教特色的西方节日,但近些年在我国年轻人群体中越来越流行。

今年和往年不同,与各大商场浓郁的节日氛围相比,学校却显得冷清的多。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学校禁止在校内举办圣诞节等的洋节活动。

为什么要禁止学生过洋节?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哈工大感恩节事件。

11月2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宿管阿姨在感恩节当天给学生发送糖果,却被一学生以公开过洋节举报了。为此,宿管阿姨觉得很委屈,本是一片好心,却被曲解;而举报的学生也认为自己没错,因为在他看来,感恩节诞生于美国,哈工大被美国列为制裁“黑名单”,为何我们还要过美国的节日,宣传美国的文化?

事情传到网络后,不断发酵,对于中国人过不过洋节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最后哈工大官方回应:公寓阿姨派发巧克力是出于好心,学生留言提醒也是出于善意。学校不提倡有宗教色彩的洋节进校园,坚决禁止宗教活动进校园。

禁止洋节进校园,已经是我国学校约定俗成的规定。在人教版五年级音乐教材中,原本有一首《平安夜》的歌曲,但2019年的新版本这首歌已经被删除了。

2017版

2019版

为何要禁止洋节进校园呢?

第一,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本就应该禁止带有宗教色彩的节日。

学校办学是为我国发展培养可造之才、可用之才,那就必须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中小学,学生在还未形成正确“三观”的时候,就接触西方的节日,本身就不是一件好事。更何况,这些洋节诞生的时候,就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在参与这些节日的同时,或多或少的也会受到西方宗教价值的影响。

第二,禁止洋节进校园,可以避免过于严重的文化入侵。

现在很多年轻人对欧美文化如数家珍,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却了解甚少,只知有耶稣,不知有孔孟,甚至在某些群体中形成了欧美文化优于中华文化的极端观念,一味推崇欧美,贬低中国。禁止洋节进校园,可谓是正本溯源,可以有效的避免文化入侵。

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洋节呢?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诞生了如端午、中秋、春节、重阳等无数非常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节日,作为中国人,我们首先必须要弘扬传统节日,增加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但对于洋节,只要不进校园,普通人以“娱乐”“消遣”的心态去参与,也无可厚非。

世界是在交流中前进的,对于像洋节这类的西方文化,我们既不能一股脑不加区别的引进,也不能过度上纲上线,一刀切的禁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利用。

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教程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