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下载

展开

猜一猜:在哪个朝代,七夕也会放假

作者:QT 人气: 1

2022年8月4日也就是我国农历的7月7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等,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而在古代七夕节,朝代还会放假,你知道是哪个朝代吗?一起来看看吧!

问题:猜一猜:在哪个朝代,七夕也会放假

选项一: A 、宋代

选项二: B 、汉代

正确答案:宋代

宋朝的七夕节

宋朝时期七月七已经成为了大型的购物节。记载北宋都城汴梁城百姓风物习俗的书籍《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清明上河图》

“磨喝乐”是一种泥塑的小佛像,是七夕节的应时物件,无论是宫里的贵人、官宦之家或是平民百姓,在七夕节都会应景买上一对,摆放在家中。

起初,磨喝乐只是泥胎玩偶,北宋末年后商家瞅准了商机,开始选用名贵的木材甚至是象牙等材料雕刻磨喝乐,并且用金银珠宝来装点它的衣饰,这种情况下,磨喝乐身价大涨,一对便会被卖到千钱。

磨喝乐

朝廷南迁之后,磨喝乐的身价有增无减,临安城的世家贵胄争相购买,成为了他们进献宫中的贡品。据说人们之所以喜欢磨喝乐,是想要祈求生一个这样可爱的孩子,不得不承认子嗣不怎么旺盛的宋王室确实需要。看来“带货”、“炒货”的能力我们还真是有传统可循。

人们争相购买磨喝乐

除了磨喝乐这等摆放、赏玩的物什,七月初七还有应季的“美食”,比如用瓜雕刻成各种花样的“花瓜”;用油、糖、蜜做成咧嘴笑娃娃形状的“果实花样”等等,不过他们赏玩、祭祀的功能远比吃更大一些。

七夕节的前三、五天,京城的大街上便已经是人来人往、车马不绝,临街的商户、小摊都当街挂起了彩幕或是帷帐,将售卖的小物装饰一番挂了起来,一时间大街上十分热闹。这些摊位上除了上面提到的磨喝乐等物,还有“水上浮”、“谷板”、针线、时令瓜果、果脯、笔砚等,是七夕串门互赠不可少和乞巧不可或缺的佳品。

农历七月七,“乞巧节”

宋朝时,民间虽也流传着牛郎织女的故事,但七夕节在当时更像是女儿节,是当时的女郎、妇女们向织女祈求让自己心灵手巧、获得美好姻缘的节日,所以七夕节又被称为“乞巧节”。

乞巧节前夕,小孩子们会换上新做的衣裳,手拿新鲜的荷叶,炫耀自己的“漂亮”同时,还会用来模仿磨喝乐,倒是应了磨喝乐的“作用”,也能看出当时人们对于乞巧节的重视。

乞巧

同样是《东京梦华录》记载,“至初六、初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这时,在七夕节前夕大肆购买的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等就成为了乞巧仪式中的祭品,然后“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更好玩的是,妇女还会望月穿针,或者是将前几日得的蜘蛛放到盒子里,第二天检查看看,蜘蛛结出来的网是否“圆正”,如果是便乞巧成功,谓之“得巧”!

望月穿针

到了南宋时,七夕节就更加的隆重了,宋人庄绰编撰的《鸡肋编》记载,“ 浙人七夕,虽小家亦市鹅鸭食物,聚饮门首,谓之吃巧”。若说汴梁还只是富贵之家结彩楼过节,到了南宋,平常老百姓也讲究上了,鸡鸭鱼肉的也摆上一桌,聚饮门首,这一习俗也叫做“吃巧”。

这样看来,在宋朝,七夕节与其来说是情人节,不如说是女儿节,是女郎、妇女们祈求让自己心灵手巧的节日,当然女郎们祈求心灵手巧的目的便是能够找个如意郎君,所以七夕节中还是涵盖了人们对于爱情和美满婚姻的向往。

在宋朝若说情人节,还的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那句流传千古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述的便是这个节日。

据记载,农历七月初七,在古代除了了乞巧节之外,还是道家典籍中“魁星”的生辰,到了这一日凡是要参加考试的学子都会郑重的拜魁星,祈祷自己“一举夺魁”。《宋会要》中还记载,宋朝以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由皇帝赐钱开筵举宴,为晒书会。说白了就是读书人们会在七夕节前后阳光当头的日子里把书拿出来暴晒一下,为的是防止虫吃鼠咬。

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教程
相关下载